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补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RSS订阅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主页 > 硒的发展与现状 > 硒之概况 >

硒产业概况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1-04-07 17:08 作者:补硒协会编辑 点击:

 

硒的元素化学
 
硒作为一种化学元素是1818年由瑞士化学家Berzalius发现的。硒的原子序数为34,单质硒有三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硒、晶体硒和金属硒。无定行硒粉末的颜色是从深红色到黑色,在50—60℃温度下软化,70℃时具有弹性。深红色的晶体硒熔点为144℃。红色晶体不很稳定,加热时可转变为稳定的灰色晶体。
天然存在的硒同位素有:80Se(49.8%)、78Se(23.5%)、76Se(9.0%)、82Se(9.2%)、77Se(7.6%)、74Se(0.87%)。天然存在的硒同位素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核反应或中子活化方法制得的75Se是一种很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由于它便于γ计数,半衰期较长(120天),所以广泛用于生物示踪实验乃至疾病诊断。在硒的生命科学研究中,75Se几乎是不可缺少的。
 
自然界中的硒
和其它微量元素一样,生物体内的硒只能从环境中获得。地壳中硒的含量虽低于其它许多元素,但总量仍相当可观,而且分布广泛。土壤、地球水层和大气,是生物体与环境进行硒交换的主要场所。
1、土壤中的硒
土壤硒的含量主要决定于土壤母体物质的硒含量,以及土壤形成过程中与形成后硒的迁移。形成土壤的母体岩石中,页岩约占40%,砂岩、石灰岩和火成岩各约占20%。火成岩平均含硒仅0.09μg/g,而沉积岩含硒0.08—1μg/g,高硒地区的土壤往往是以沉积岩为主要母体物质,而均匀缺硒地区的土壤最可能来自火成岩。如美国几个高硒地区的土壤就是以沉积岩之一的页岩(平均含硒0.6μg/g)。
我国存在三个硒含量水平明显不同的地理区带。其中,由我国东北向西南延伸的中间带为低硒带,中间带的西北和东南两侧为相对高硒带,土壤平均硒含量由西北经中间向东南,分别为0.19、0.13和0.23μg/g。
土壤中硒的迁移,包括与土壤PH值有关的硒的氧化——还原倾向,铁等其它元素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硒的代谢。与HP值有关的硒的氧化——还原倾向是指碱性条件有利于硒的氧化,而酸性条件则利于还原。在富氧碱性土壤中,酸盐是硒的主要存在形式。因为硒酸盐比亚硒酸盐更易溶于水,且不与Fe2O3等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或复合沉淀,易于流失,故常造成土壤碱性越大、含硒越低的现象。
在酸性土壤中,亚硒酸盐,是主要存在形式。亚硒酸盐可与土壤中的水合氧化铁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大大降低硒的溶解度(可低至10-7——10-3mol/L),减少了硒的流失,故含铁土层常是含硒最高的土层(可达2.5μg/g左右)。然而,这种高含量的硒却不易为植物所吸收。酸性土壤中的亚硒酸盐还可进一步还原为生物可利用度很低的单质硒。酸性条件下单质硒氧化缓慢,但当pH值从5增加到7时,氧化速度明显加快。某些微生物也能将单质硒氧化为亚硒酸盐或硒酸盐。
由于土壤中的迁移,较小范围内和微环境中硒的分布也常不均匀。局部缺硒的主要原因是地表侵蚀与水土流失导致了硒的损失,而这又与当地的土壤条件及地形、地貌有关。
2、水中的硒
硒在海水中的含量为4—6μg/kg;在河水中为0.5—10μg/kg。低硒地区与高硒地区相比,水中硒含量可有相当大的差异,低硒地区可低于0.1μg/kg,高硒地区可高达50μg/kg。不同地区水体中的硒含量受当地环境总硒含量、水土流失情况、土壤pH值及硒的价态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一些缺硒与高地区的水样分析表明,+6价硒含量均高于其它价态,占总硒含量的47.8%到100%不等。因为+6价硒(硒酸盐)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3、大气中的硒
大气中的硒与生物体的硒代谢关系密切。大气中的硒也是植物的硒来源之一。
植物叶部能从大气中吸收挥发性的硒化物,并代谢为亚硒酸盐和硒代蛋氨酸,也可传送到植物根部。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物甲基化过程,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可将无机硒转化为不同分子形态的甲基化产物而排出到大气中。
大气中的二甲硒化物含量约2ng/m3,此外,还有二甲基二硒化物和二甲基硒代砜等。
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在修订的“每日膳食供给量”中,已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
本文关键词:

不错过精彩内容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中国补硒协会官方网站 | 协会简介 | 在线咨询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中国补硒协会 Copyright 2008-2015 © www.zgbxxh.org 联系我们
中国信产部备案编号:粤ICP备11007796号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门天作国际中心一号楼A座9层
任何网站或机构、个人不得将本网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转载本网文字或图片等信息,均须注明转自"中国补硒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