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补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RSS订阅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主页 > 硒的发展与现状 > 硒之研究 >

硒的生物功能(三)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1-04-07 17:23 作者:补硒协会编辑 点击:

(一)硒的代谢

硒的代谢依生物物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和硒的化学形式关系大。无机硒化合物和有机硒化合物的代谢各不相同。硒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最终和其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硒代谢中,研究动物硒代谢的结果将对探讨人类的硒代谢有指导意义,可以加深对硒作为营养品及医药品方面的认识。

1、动物的硒代谢

1)、动物对硒的吸收。作为食物链末端的动物和人,通过胃肠道进行硒的摄入,其吸收程度取决于硒的化学形式和摄入量,并和动物种类有关。可溶性无机含硒盐如硒酸钠、亚硒酸钠和硒代氨基酸如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最易吸收;硒化物及一些有机硒如硒代二乙酸、硒代丙酸、硒代嘌呤等,吸收缓慢;单质硒则几乎完全不吸收。多数植物来源硒较易吸收,动物来源硒较难吸收。在生理水平上,动物十二指肠是吸收硒的主要部位,当食物含硒量为0.35μg/g0.50μg/g时,羊吸收摄入量的35%,猪吸收量为85%。口服亚硒酸盐,肠吸收其91%93%,口服硒代蛋氨酸,肠吸收其95%97%。三个年轻女性对亚硒酸盐的肠吸收分别为所服用剂量的70%64%44%。硒经胃肠吸收后首先由血浆运载,在其中,硒结合于血浆蛋白质,并由此进入所有组织,包括骨、毛发以及红细胞和白细胞。硒亦可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反射性亚硒酸盐在酸性和中性PH值下能与提纯的人和羊的免疫球蛋白作用,硒标记后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仍然保留。

2)、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硒存在于所有细胞和组织中,其分布水平视组织及饮食硒水平而异。动物肾(特别是肾皮质)、肝、胰腺、垂体及毛发含硒量较高,肌肉、骨骼和血相对较低,脂肪组织最低。肌肉组织中心肌硒含量总是高于骨骼肌。动物肝中硒含量对饮食中硒水平的改变十分敏感,在非常低水平摄入时,肌肉和肝的硒浓度均远低于肾,随饮食硒水平提高,肝中硒浓度提高快于肾,至中等硒水平摄入时,肝硒浓度可能超过肾,而肌肉中硒浓度却仍低于肾。中毒水平的硒摄入(正常摄入量10100倍或更多时),组织硒浓度会稳定上升,直至肝、肾硒高达57μg/g ,肌肉硒高达12μg/g水平,在此之后,排泄与吸收会保持同步,硒在组织中的积累不再进一步增加。硒在动物细胞内的分布随组织与硒水平不同而变化。饲以添加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钙的饲料,观察饲养小鸡情况,雄性小鸡的消耗量较雌性小鸡多,血浆、肝和肾中的硒含量不受性别和硒来源的影响,所有组织的硒浓度都随时间和食物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亚硒酸钙获得的硒较从亚硒酸获得的有效。据研究,不同硒含量的小麦和肉类对荷兰人血硒状况和硒平衡的影响,红血球硒水平以食用高硒肉的为高。分布于动物体内还原形成硒代氨基酸并结合于蛋白质,动物具有将硒酸盐和亚硒酸盐还原为硒的能力等。总之,硒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还原以及存在形式是多样的。

硒的排泄。动物体内的硒可经粪、尿和呼气排出体外,硒的排泄及其在粪、尿和呼吸中的比例取决硒的化学形式、摄入水平和摄入方式,并受物种差别与饮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动物粪、尿排泄是主要途径。食用低硒饮食(<0.05μg/g)时也是为此,粪中排泄的主要有饮食中中未被吸收的硒组成,加上少量经胆汁胰腺和肠排泄的硒。当饮食硒水平增加时,粪和尿中的硒排泄亦随之增加,同时挥发性硒随呼气呼出的量也明显增加,以至于使得在低水平摄入时无关紧要的硒呼出,此时也成为硒排泄的重要途径之一。缺硒的动物对补充的硒较不缺硒动物有更大的保留。不同饮食硒水平的动物硒的排泄与原饮食硒水平成反比。硒的排泄与饮食中的硒的化学形式有关,亚硒酸盐经尿排泄高于硒代蛋氨酸。物种上的差别影响硒的排泄方式,如反刍动物由饮食摄入的硒经粪排泄大于经尿排泄。排泄方式受硒摄入方式影响,硒被注射到反刍动物体内,尿即成为硒排泄的主要途径。食用高蛋白低磷和高蛋白高磷饮食者较食用低蛋白低磷和低蛋白高磷饮用者其粪硒含量明显减少,而尿硒含量明显增高。每日尿和粪的硒排泄量随摄入硒的增加而增加,与食用的硒形式(肉类、面包)无关,为补充从尿和粪中丢失的硒,需要补充的硒为33μg/d

本文关键词: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中国补硒协会官方网站 | 协会简介 | 在线咨询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中国补硒协会 Copyright 2008-2015 © www.zgbxxh.org 联系我们
中国信产部备案编号:粤ICP备11007796号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门天作国际中心一号楼A座9层
任何网站或机构、个人不得将本网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转载本网文字或图片等信息,均须注明转自"中国补硒协会"